【3D打印入門】Cura平滑易拆的支撐設置
Cura作為目前多人使用的3D打印切片工具,其強大的功能和易用性倍受大家青睞 。
【支撐】作為打印切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,在實際中該如何設置呢?
什么是支撐?
由于3D打印是逐層打印的,當遇到懸空的部位時,就可能出現(xiàn)下層模型不能足夠支撐新一層模型的情況。
理論上,當垂直夾角大于45度時,就需要在切片工具上增加額外的支撐模型。當然,有些如Artillery3D這樣優(yōu)秀穩(wěn)定的3D打印機,打印時可以突破45度的限制,在非常大的懸垂角下也可以打印出優(yōu)秀的質量。
你可以通過懸垂測試模型,測試你3D打印機的優(yōu)懸垂角度和懸垂距離。
懸垂角度
在支撐設置里面修改支撐懸垂角參數(shù),角度越大支撐越少。一般45-55這范圍比較安全。
如果新手想要設置一個較好的支撐,可以參考下面的一些常用的設置參數(shù)。能讓你很好地入門。
如果想進階設置,可跳到第四步。
Z軸距離
【Z軸距離】無論你設置什么樣的參數(shù),切片渲染時會四舍五入將Z軸距離調整成層高的整倍數(shù)。
建議參數(shù): 如果支撐面比較大且較平滑時,可以設置成層高的2倍,這個位數(shù)都在質量與易拆性間得到一個很好的平衡。
如果打印層高為0.2mm,支撐Z距離則設為0.4mm。
其他設置
除 了Z軸距離這個重要的參數(shù),想要好拆的支撐,還需修改下面幾個參數(shù)設置。
支撐圖案:鋸齒形(建議)
支撐墻行數(shù):0
如果想要好拆的支撐,可以將支撐接觸面這個選項取消。
以上的設置僅適用普通支撐結構
樹形支撐
樹形支撐是一個偉大的發(fā)明,它可以有效地減少支撐的使用,可以節(jié)約時間和材料,同時樹形支撐也比較好拆。不過樹形支撐切片處理時需要的算力較大,需要較好的電腦和較長的切片時間。
如何選擇使用樹形支撐?在支撐結構選項里選擇:樹形。
如果想要一個容易拆的樹形支撐,可以將
支撐密度設為:0;但支撐墻行數(shù)一定要有,建議是:1
支撐接觸面:取消
但這種設置對機器的穩(wěn)定性要求比較高,容易出現(xiàn)支撐倒塌。建議分支角度這些參數(shù)用系統(tǒng)默認的保守設置。
平滑易拆的支撐面
支撐接觸面往往都不太平滑,想要平整的面和容易拆的支撐,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。
當支撐接觸面在同一個水平面時,以下方法可以獲得一個好拆又美觀的打印面。
第一步
以0.2層高的設置為例子
首先,支撐的基本選擇
支撐結構:正常
支撐圖案:鋸齒形
支撐墻行數(shù):0
第二步
支撐密度:10-20%
支撐Z距離:0.2(一倍層高
第三步
啟用支撐接觸面
選擇:啟動支撐頂板
支撐頂板厚度:0.4(層高的2-3倍)
支撐頂板密度:80-100%
支撐接觸面圖案:(按需選擇,建議鋸齒形)
第四步
接觸面設置
1、先按上述的設置預覽切片
2、找到支撐頂部接觸的模型第一層層數(shù)(案例是第74層),并記錄下來。
第五步
更改后期腳本
1、在CURA菜單里選擇:擴展-后期處理-修改G-Code
2、打開對話框后選擇:添加一個腳本-“ChangAtZ5.3.0(Experimental)
3、選項
Trigger:Later NO.
Change Layer:73 (從第幾層后開始改變,案例是第74層,所以填73)
Apply To:Target Layer Only(只改變之后的一層)
如圖勾選,降低打印速度、提高流量、降低溫度??色@得好看又不粘下層的模型面。
Print Speed:50%
Flow Rate One:105%
Extruder 1 Temp:190°C(比普通打印溫度低5度。
第六步
如果有多層支撐接觸面,則繼續(xù)添加腳本即可。然后重新切片,即可打印出好看又易拆的支撐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這,
可以多嘗試來找到合適的設置。
如有其他想了解關于3D打印的內容,
歡迎關注云圖創(chuàng)智3D打印機